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可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否,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外阻止反应持续发生.
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错字扣分)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B;O2不易溶于水;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已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f d b e c a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否,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外阻止反应持续发生;故答案为:BC;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证明气体已满;否,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外阻止反应持续发生.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
①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③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通过比较找出两点相似之处,其一
 
,其二
 

请你再写出一个符合以上两点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称量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竹子里面的气体主要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
【实验验证】
操作与现象分析与结论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
 
 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
1
10
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往乙瓶滴加
 

现象
 
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含有
 
【交流与反思】
(4)竹子里的气体组成与空气比较有什么区别呢?实验小组成员针对步骤(2)和(3)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木炭燃烧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仪器名称:a
 
试管.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C或D(填序号).
(4)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5)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通常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更换部分仪器,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B.用体积小的广口瓶
C.加热反应物                           D.减小过氧化氢浓度
(6)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
 
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问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氯化银沉淀,则它们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1:1
B、3:2:1
C、1:2:3
D、1:
1
2
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