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化学变化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
A.3CO+Fe2O3→2Fe+3CO2B.3C+2Fe2O3→4Fe+3CO2
C.2H2O2→2H2O+O2D.Fe+2AgNO3→Fe(NO32+Ag

分析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3C+2Fe2O3→4Fe+3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C、2H2O2→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Fe+2AgNO3→Fe(NO32+Ag,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Zn分别与MgCl2、CuCl2溶液反应,也能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Cu+ZnCl2,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c(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②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C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有吸收气体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可见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请判断下列两组物质是按什么规律进行排列的?
①HCl、Cl2、NaClO、KClO3、HClO4
排列的规律是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②P2O5、H3PO4、H2CO3、CO2、CO
排列的规律是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2)如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2H2O,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②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第一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二条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第三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各组粒子中,最外层都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是(  )
A.Ne和MgB.Ar和S2-C.O和O2-D.Na+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有一包在空气中暴露过的氢氧化钠固体,经实验测定知其中含水2.4%、含碳酸钠10.6%、含氢氧化钠87%.现将一定量的这种氢氧化钠固体加人到98克1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克8%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根据以上信息可知:(1)氢氧化钠固体应密封保存.
(2)将最后所得溶液完全蒸发,得到的固体质量是14.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把浓硫酸迅速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把pH试纸放入其中测量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两图是教材中的两个探究活动的插图,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利用图甲装置能探究的问题是铁的锈蚀条件.
(2)如图乙装置,a、b、c是镍铬合金丝,d是锰铜合金丝,a、b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a、c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c、d长度和粗细都相同,利用此装置进行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碱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碱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碱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A.只有氢氧才是碱不可缺少的元素B.有涩味的物质
C.一切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D.与酸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