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下图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 g(答案合理即可) 固体部分溶解 A、C、D 37.5%
【解析】
(1)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表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2)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一定量溶剂溶解溶质后所得溶液的饱和状态.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查找任意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还可以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
A烧杯内为20℃时100g水中加入2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烧杯内为20℃时100g水中加入4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不能全部溶解,因此,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烧杯内为50℃时100g水中加入40gKNO3固体,根据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烧杯为50℃时100g水中加入60gKNO3固体,根据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E烧杯为20℃时100g水中加入6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ACD;
D烧杯为50℃时100g水中加入60gKNO3固体,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7.5%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与乙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为饱和溶液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
②在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NH4ClNaClNaHCO3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5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20℃氯化钠、氯化铵、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未发生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加入稀盐酸质量/ | 10 | 10 | 10 | 10 | 1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 20.9 | 29.8 | 47.6 | 57.6 |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X |
反应前质量 | 8 | 12 | 2 | 21 | 4 |
反应后质量 | 4 | 14 | 16 | 待测 | 4 |
A.X一定是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
C.丁是生成物D.甲和乙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D. 该示意图中共有3种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学堂上要学习碱的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里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_____,原理是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_____.
(3)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原因是_____.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
(4)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3)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_____ | _____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5)(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_____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_____证明反应的发生.
(6)(应用)通过反应可以知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若一瓶氢氧化钠长期敞口放置,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1﹣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证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先加入_____,①硝酸钙②氢氧化钙③硝酸钡④氢氧化钡(填写序号),出现沉淀,再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密闭的飞船舱中是如何获得氧气并净化舱里的空气呢?为探究其反应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②CO2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
(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目的,作出了如下实验设计(装置C、D内都是饱和溶液),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
(2)给A装置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的部位。实验室选B装置,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需要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B→____→E→F。(选填装置的字母序号,下同)说明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收集到纯净于燥的氧气,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F→_____→E→G。请说明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证明装置G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实验反思)反应后装置F中的过氧化钠固体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装置F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后装置F中的过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