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E是红色的金属单质.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
 
,G是
 
,I是
 

(3)请你说出H的一种用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A通电能生成B和H,则A为水,B和H为“两种单质气体”,为氢气或氧气,黑色固体G能在B在这燃烧,则B为氧气,H为氢气,G可能为碳,F可能为二氧化碳;E为红色固体,则E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D为氧化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答:解:根据图框和“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E是红色的金属单质”,则可推测:A通电能生成B和H,则A为水,B和H为“两种单质气体”,为氢气或氧气,黑色固体G能在B在这燃烧,则B为氧气,H为氢气,G可能为碳,F可能为二氧化碳;E为红色固体,则E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D为氧化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B和E反应生成D,则此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化合反应;
(2)A通电能生成B和H,则A为水,B和H为氢气或氧气,黑色固体G能在B在这燃烧,则B为氧气,H为氢气,G可能为碳,F可能为二氧化碳,E为红色固体,则E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D为氧化铜;I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本题答案为:H2O,C;H2CO3
(3)H为氢气,其密度小,可填充气球;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生成物为水,可用作清洁能源(或制氨气等)等.
故答案为:
(1)化合反应;(2)H2O,C,H2CO3;(3)用作清洁能源(或制氨气等)
点评: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化铝(Al2O3)、氮化铝(AlN)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矿业生产和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化学小组进行氮化铝的制备并测定其含量的实验如图.
【实验一】:制备氮化铝
【资料卡1】实验室常用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Al2O3+3C+N2
 高温 
.
 
2AlN+3CO
试回答: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填编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2)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个实验步骤是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3)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
 

(4)在制取氮化铝时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所含杂质除了氧化铝以外还可能存在
 
(填化学式).
【实验二】含量测定
【资料卡2】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①AlN+NaOH+H2O=NaAlO2+NH3
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
现用图二中所示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 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用a、b、c、d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宜选用
 
  (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酒精        C.植物油       D.水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 NH3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老师指导小组的学生说,这种装置测定AlN的质量分数,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理由是:
 

【数据处理】实验小组用改进装置(图三),称取10.00g样品,测得氨气3.36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共3分)(氨气的密度为:0.7588g/L).
【拓展提高】查阅资料得知,氨气能被硫酸吸收,反应如下:2NH3+H2SO4═(NH42SO4若改用如图4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装置C中浓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C装置中的干燥管作用是
 
,你认为测定的结果会
 
(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6月11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号“将三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飞船在太空飞行时,整个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1)火箭发射时能量的转化情况主要是
 
;飞船上的电能来源是
 
(填字母)
A.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E.太阳能转化为电能F.机械能转化为电能G.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在太空舱内,宇航员拟开展下列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填字母)
A.用温度计的温度B.观察红墨水的扩散现象C.在水中溶解实验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这一信息引起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茶叶浸出液一定都呈碱性吗?
【作出猜想】猜想一:均呈碱性;猜想二:均呈酸性;猜想三: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实验过程】
(1)他们从市场上购买了五种不同的茶叶,编号为A,B,C,D,E.
(2)取五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此处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茶叶的形状和质量大小,水的温度高低、
 
 
应相同.
(3)用pH试纸分别放到杯中蘸取A、B、C、D、E五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得他们的pH分别为5.4、6.3、6.0、6.1、6.4.
【实验结论】碱性食品的浸出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碱性.
【反思评价】步骤(3)中存在的错误是
 

【交流反思】你对上述猜想有什么见解?
 

【拓展应用】
(1)根据以上探究,茶水能否减肥不能确定,但常喝茶水应该有利于
 
(填序号)的缓解和治疗.A.胃酸分泌过多B.胃酸分泌过少
(2)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
 
(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冬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探究:他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从内向外依次是
 
 
 

(1)为了证明外焰的温度最高,他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他填写实验的方法、现象和结论: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吗?他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请你帮他填写实验的方法、现象和结论: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有水产生
 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从H、C、O、Cl、Na五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可配制生理盐水的盐:
 

(3)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4)用于灭火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5)用于加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B、食盐
C、氢氧化钠D、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