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 ___;

(2)3个硫离子______________ __;

(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 _______;

(4)F的结构示意图___ _;

(5)n个铝原子_______ ______

(6)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 ___。

【答案】(1)2Na+ ;(2)3S2-;(3)O2

(4);(5)nAl;(6)Cl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由于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Na+,2个钠离子就在其前再加2,故表示为2Na+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由于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故可表示为S2-,3个硫离子就在其前再加3,故表示为3S2-

(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表示为O2

(4)氟元素的质子数为9,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5)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原子数目,故n个铝原子表示为nAl;

(6)在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是氯原子,表示为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雨水 C冰水 D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以下语句节选自某同学的一篇周记《热爱化学》,请把加点文字用化学用语表示:“通过学习化学,我在家里看到洗衣粉,会想到用无 的好;饼干中的干燥剂能吸收空气中的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个甲烷分子 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

2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石灰岩中含有钙元素 ;石膏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它是由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构成;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其中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金属资源唯一的途径是防止金属的腐蚀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少的物质是稀有气体

C.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

D.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写下列表格: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是

本实验可以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是 色的固体。反应产生的火焰

色。

做此实验时,最好在集气瓶内装少量水,因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是

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是

实验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水通电制取氢气和氧气

氢气产生在 极,氧气产生在 极。

正、负电极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受热制氧气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在氯酸钾受热制氧气实验中做 剂。

做此实验时,要求最后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因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 ②自然沉降 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 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2)某学生在做分子性质实验时需量取15毫升的酒精,他需选用的量筒是 (10毫升量筒、20毫升量筒、50毫升量筒、100毫升量筒)。若采用俯视读数时实际所量取酒精的体积 15毫升(填>=<)。如果实验室用酒精做实验没有说明时则应取 毫升。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

(3)托盘天平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之一,一般可以精确到 克。如果做实验时称取10.8克的食盐,将砝码与称量物放反了,他实际称了 克(1克以下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取四支试管,在2、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5%

10%

15%

MnO2质量

0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 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操作方法

(3)小米同学提出,通过上述实验不能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于是,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还需证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他们继续进行了实验。

(4)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玻璃棒 B.酒精灯 C.烧杯 D.漏斗

过滤后,他们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原因是 。(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