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3Fe+2O2Fe3O4 B. 2H2O
2H2↑+O2↑
C. Fe+CuSO4=FeSO4+Cu D. NaOH+HCl=NaCl+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
(2)50℃时,40g乙物质最多配制成__________g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如图2所示,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水,试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烧杯中有晶体析出,由此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除了有红色固体生成外,还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1)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 无SO2。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只要根据“无色无味的气体”就可推导出该气体一定不是SO2,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
A中观察到_____ ,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_____ ,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1)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2)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余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变成_______离子(用符号表示)。
(2)相互比较,其中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它们位于同一族;元素的周期数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 等质量且大小相同的锌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一定量锌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C. 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物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和浓硫酸以及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生产的气体中有杂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除此之外,该气体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为了检验该杂质,可将E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中__________(填序号)之间,气体从__________(“a”或“b”)进入装置E,E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 Mg2+ _________(2) CO3__________________(3) SO2 _________(4)2Cl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1)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和碳氢化合物,乙醇(C2H5OH)的燃烧比汽油更充分,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污染物,使用三元催化剂可以将它们转化成CO2和N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