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 NaCl固体、NH4NO3固体 (水)
B. K2CO3溶液、BaCl2溶液 (稀硫酸)
C. 铁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NaOH溶液、Na2CO3溶液 (酚酞)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硫酸锌ZnSO4 B. 氯化镁MgCl2
C. 氯化铁FeCl3 D. 硫酸亚铁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Mg2+、 CO32- B. H+、 Cu2+、 NO3-
C. NH4+、 Fe3+、 SO42- D. K+、 Ba2+、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Ⅰ.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 脂肪/g | 糖类/g | 矿物质/mg | 维生素B/mg | 维生素C/mg | 总能量/千焦 | ||
5 | 32 | 51 | 钙 | 铁 | 磷 | 0.2 | 2142 | |
50 | 4 | 120 |
(1)表中缺少的营养素是___,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_____(填“是”或“不是”)。
(2)摄入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元素不足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
Ⅱ.塑料袋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如今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我国每天消耗约10亿只塑料袋。国务院发出通知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聚乙烯塑料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聚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___元素。
(2)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方法是_____。
Ⅲ.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______(填序号)。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填序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3)硬水是指中含有较多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的水。生活中,可用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 根据该实验所得产物,说明水分子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 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B. 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钢 D. 用聚氯乙烯做食品包装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乙的名称:乙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选择D装置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规定食盐必须加碘,“碘”是指“碘元素”
B.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是绿色的食品
C.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中毒
D. “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7(填“等于”、“小于”、“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NaOH; 猜想三:___。
(交流讨论)你认为猜想__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1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产生。 | 猜想三成立 |
方案 2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 |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三成立,你认为还可选择的药品是__(填字母序号)
A BaCl2溶液 B Cu C 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