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

(2)30时,KNO3溶解度曲线的坐标值为(3045.8),则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50gKNO3完全溶解于50g蒸馏水,冷却到30后,有______gKNO3结晶析出。

【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7.1

【解析】

1)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故30℃时,硝酸钾溶液的最大浓度为:

360℃时,50gKNO3完全溶解于50g蒸馏水,冷却到30℃,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也就是说该温度下,50g水最多溶解22.9g硝酸钾,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50g-22.9g=27.1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字性质时,某同学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下列探究:

(1)方案一: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常温),测定某NaOH溶液的pH大于7,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其pH小于7

结论:稀硫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方案二:借助酸碱指示剂。

①小红说:根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时,稀硫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②小文说:实验开始不需要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____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____

(继续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容颜1-2mL于试管中,加入 ____,振荡

____

溶液呈酸性

(3)测温度变化:为了进一步获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放热吸热无热量变化”)的反应,小明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其原理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吗?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______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选填a H2 b N2),不选择另一项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乙同学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3)镁在加热时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加热后溶液中生成了___性物质。请根据分析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讨论交流)(4)乙同学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出现白色浑浊。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你认为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具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连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常向水里加入少量Na2SO4(已知通电时Na2SO4不发生变化)。若水电解装置中盛有4.82%Na2SO4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水的质量减少了3.6g。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水常向水里加入少量Na2SO4的作用是:___

(2)计算此时生成O2的质量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并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

(3)电解水时,有时会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比理论值偏少,试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氮,造成空气污染。SCR 技术利用车用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氨气(NH3),对尾气中的一氧化氮进行处理。

1)其核心反应原理为氨气和一氧化氮在300℃~500℃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车用尿素溶液保存时间如表所示,据此推测车用尿素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储存温度/℃

车用尿素保质期/

≤10

36

11~25

18

26~30

12

31~35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

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问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2)检验洗涤a”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酸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_____ 、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