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如图1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1)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不稳定,受热,遇水易分解;
(2)过碳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3)H2O2分解放出热量,Na2CO3受热不分解;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物质的制备,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大小考虑;
(2)根据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和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考虑;
(3)根据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大小考虑;
(4)根据开始锥形瓶中有空气,最后锥形瓶中留有制取的气体考虑;
(5)先将氧气的体积换算成质量,再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碳酸钠的质量,再除以样品的质量;
(6)根据如果使用短导管造成的后果考虑;
解答:解:
(1)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生产过程中,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
(2)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过滤时要用到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所以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3)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生产过程中,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
(4)开始锥形瓶中有空气,最后锥形瓶中留有制取的氧气,两者体积相同,所以一开始就应当收集,故选A;
(5)过碳酸钠分解产生氧气质量为224mL×10-3×1.43g?L-1=0.32g 
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628                        96
   X                         0.32g
根据
628
96
=
X
0.32g
,解得X=2.09g 
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2.09g
2.20g
×100%=95.0%
(6)如果使用短导管由于温度降低后会使水沿着导管倒吸入锥形瓶内,所以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故答案为:
(1)过滤;漏斗;(2)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从而影响产量和产率;
(3)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4)A;
(5)95.0%;(6)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碳酸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有关溶液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双休日,雨过天晴,小明的爸爸妈妈决定带他去野炊,在野炊的过程之中,小明学到了很多跟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
(1)野炊前,妈妈事先将餐具用品准备好.以下餐具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木筷                   B.瓷碗                 C.塑料盘
(2)爸爸用大石块将野炊锅架空到合适的高度,使“灶”中柴草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野炊结束后,将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方法是
 

(3)小明在野炊中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4)雨后的郊外比较泥泞,一家人回来后对自行车进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
 
.(填字母序号)
A.立即晾晒干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C.涂油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一定含有的有毒气体是(  )
A、O2
B、N2
C、C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洗衣服晾干
B、自行车爆胎
C、燃放烟花爆竹
D、冰棒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CO CO2 通过NaOH溶液,干燥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制备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可用序号填写).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点燃的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是铝生产大国,铝生产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经过纯制和电解过程生产而成,如图是生产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纯制工艺:就是先将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MgCO3等杂质)分别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去除杂质和获得偏铝酸钠溶液,然后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以便得到高纯度的Al(OH)3.电解工艺:通电分解由Al(OH)3加热分解而成的Al2O3.根据以上图解和介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产流程中的操作II名称是
 

(2)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会发生多个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滤液甲、滤液乙分别于NaOH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NaOH+AlCl3=X(偏铝酸钠)+3NaCl+2H2O、2X+CO2+3H2O=2Al(OH)3↓+Na2CO3
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4)最终制得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为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整个生产流程中可进行循环使用的主要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酸、碱、盐的一些用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患者:
 

(2)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用烧碱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以减少污染:
 
,该反应
 
(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4)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研磨一段时间后,在研钵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5)工业生产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氯气、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选择合适的操作或仪器的序号填空:
①玻璃棒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称量      ⑤过滤      ⑥搅拌
(1)溶解、过滤和蒸发都要使用的仪器是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
 

(3)从析出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的操作
 

(4)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
 
、溶解、装瓶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