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垃圾中的有些金属、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要分类回收垃圾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植树造林有利于环境改善,绿色地球从我做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其反应类型为。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①;② ,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4)【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着火点240℃)和白磷(着火点40℃)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5)【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填字母)。
A.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
B.反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
C.铁丝生锈比红磷燃烧反应更快
(6)【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闻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1 mL | 90.0mL | 63.6mL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填字母)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A.红磷
B.白磷
C.铁粉、炭粉、氯化钠、蒸馏水
(8)【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理由(填字母)。
A.空气中CO2含量只有约0.03%,铜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几乎耗尽
b.铜丝反应比铁丝快
c.反应更彻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填序号)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 装置 | ||||
实验 目的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 金属活动性强弱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农业上为节约用水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aOH、KCl、Fe2(SO4)3
B.KNO3、AgNO3、NaCl
C.H2SO4、K2SO4、HNO3
D.KCl、H2SO4、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同时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C.热胀冷缩是因为能量改变引起分子间隔改变
D.NaOH 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