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通州区二模)“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1)排污管道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
(2)H2S气体有剧毒,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3)H2S气体能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4)CH4、CO均不与CuSO4溶液、石灰水以及NaOH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
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
CO2
CO2
、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CH4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2
2
成立;如猜想3成立,则B装置中的现象为
没有现象
没有现象

(2)在验证猜想1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CO2
吸收CO2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一种液体,震荡,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要确定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不足之处,理由是
气体通过A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
气体通过A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
;要排除这种干扰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干燥
干燥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水雾
水雾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当m(H2O);m(CO2)应满足的关系是小于
9:11
9:11
(取最简整数比)时,证明该气体中还含有CO.
分析:【提出猜想】根据四种物质中最少含有三种物质的组合情况考虑;【问题讨论】(1)根据猜想中是否含有硫化氢考虑;根据猜想3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考虑;(2)根据酸性气体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考虑;根据气体燃烧后的产物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的方法考虑;(3)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的验证与所给仪器验证的不足之处考虑,再结合二氧化碳和甲烷的验证方法考虑.
解答:解:【提出猜想】四种物质中最少含有三种物质的组合情况还缺少:CO、CO2、CH4
【问题讨论】
(1)因为H2S气体有剧毒,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所以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没有硫化氢气体,所以猜想2正确;由于猜想3中含有CO、H2S、CH4,不存在二氧化碳,所以通过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
(2)验证一氧化碳时,是通过气体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点燃前把原来的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由于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
(3)验证甲烷的方法是通过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虑,由于气体通过ABC装置时都属于液体,所以需要一个干燥剂把原来的水分除掉,因为甲烷燃烧能生成水,所以烧杯壁上有水雾,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把生成的水吸收,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根据甲烷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9:11,如果其中含有一氧化碳时,燃烧后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小于9:11.
故答案为:CO2;(1)2;没有现象;(2)吸收CO2;CO2+Ca(OH)2═CaCO3↓+H2O;(3)气体通过A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干燥;水雾;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9:11.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验证硫化氢要用硫酸铜溶液,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一氧化碳根据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考虑,验证甲烷根据气体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二模)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二模)下列符号中,能够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二模)下列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通州区二模)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