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装置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 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______(填字母);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C,C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填字母):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3)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下图实验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1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KNO3 C.(NH4)2HPO4 D.Ca(H2PO4)2
C 【解析】 试题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C、(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正确。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的燃烧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D 【解析】 试题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农场需要购置NH4NO3和CO(NH2)2两种化肥总质量为100kg,经测得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两种化肥中含氮元素的总质量为( )
A. 36kg B. 40kg C. 42kg D. 50kg
C 【解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1个NH4NO3和1个CO(NH2)2分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2)=7:1;经测得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42%;两种化肥总重量为100kg,则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kg×42%=42kg。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和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2 C. +4 D. +6
C 【解析】 试题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设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x+(+1)×2+(-2)×3=0得X=+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用ClO2进行环境消毒。制取ClO2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在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2)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2NaClO2+Cl2=2NaCl+2ClO2 【解析】 (1)由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的化学式是NaClO2,由于氧显-2价,氢显+1价,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物质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由反应中各物质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O2、Cl2、NaCl、Cl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从室温的一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各取出100g和80g,他们将各自所取的溶液恒温蒸发掉20g水后,经测定乙同学所剩余溶液刚好成为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请分析,此时甲同学所剩余溶液是( )
A. 室温的饱和溶液
B. 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
C. 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D. 室温时的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B 【解析】 【解析】 在温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种溶液的饱和度是不变的,假设该题中此溶液的浓度是20%,则甲中有20g溶质,乙中有16g溶质,乙原来是80g,蒸发掉20g水刚好饱和,溶液浓度变为×100%=26.7%,A原来是100g,蒸发掉20g水后,浓度变为×100%=25%,显然小于其饱和度26.7%,所以甲同学所剩余溶液是室温时的不饱和溶液。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②________ .
供给呼吸;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起到隔绝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数增加
B 【解析】 试题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发生的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故答案选择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