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表是某同学在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用语

B.现象描述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性质与其对应用途

D.事实与解释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H——表示一个氢原子,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错误;C、石墨质软而滑腻,可做润滑剂,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保护气,错误;D、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①的名称为: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稀盐酸→G的化学方程式为:

(1)A:CaCO3C:CO2(2)过滤 (3)3NaOH+FeCl3=Fe(OH)3+3NaCl (4)CuO+2HCl=CuCl2+ H2O 【解析】分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高温时能分解生成无色气体C和D,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可知此物质为碳酸钙,从而可顺推出C、D、E、F物质的化学式,另一突破口在于I是红褐色沉淀说明I是氢氧化铁,从而可逆推出G和B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8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简答题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延展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将铝片插入上述试管A中 2Al+3CuSO4===Al2(SO4)3+3Cu 铝>铁>铜 bc 【解析】(1)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2)要验证铝、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可以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可以观察到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8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 B.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C. 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 D. 盐酸腐蚀含有碳酸钙的建材

D 【解析】A.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是物理变化,错误; C. 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D、盐酸腐蚀含有碳酸钙的建材生成了二氧化碳,故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开发区2018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X在5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02 点燃RO2+2S02,测得生成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 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D. X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A 【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96:128,所以生成6.4g二氧化硫,需要氧气为4.8g,反应中X、O2、RO2、SO2四种物质的质量比=3.8g:4.8g:2.2g:6.4g=76:96:44:128,利用参加反应的3个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可计算出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A正确;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6个O原子,而反应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梅老师带领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发生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反应生成的Ca(HCO3)2溶解性较大。联想到实验室检验CO2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生成CaCO3。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如果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如何反应?小章和小丽决定用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与CO2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 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

(4)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质有NaOH、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________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__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

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和(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小王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步骤②剩下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步骤②中所称量的溶液质量的十分之一,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验证二氧化碳性质时,如果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梅老师引导同学们再次研读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又能反应生成CaCO3,并告诉同学们,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原理与之类似,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在生活中,NaHCO3还有许多用处,请说出一种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NaHCO3 酚酞 白色沉淀 不需要 NaOH、Na2CO3和NaHCO3都呈碱性 5.38% 刚开始产生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沉淀逐渐消失 2NaHCO3Na2CO3+CO2↑+H2O 发酵粉 、 治疗胃酸过多等 【解析】探究向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的成分。【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2C2H2+5O2 4CO2+2H2O。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氧和碳元素化合价均已改变,故A错误;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2=2∶1,故B正确;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2×2+2﹚∶5×16×2=13∶8,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H2O2

C

CaCO3

CuCl2

O2

CO

CO2

Cu

H2O

CO2

Na2CO3

CuO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2H2O2 2H2O + O2↑,2H2O2H2↑+ O2↑,2H2+O22H2O,正确;B、C+O2CO2,2C+O22CO,CO2+C2CO,2CO+O2 CO2,正确;C、CaCO3CaO+CO2↑,2NaOH + CO2=== Na2CO3 +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Na2CO3 + Ca(OH)2 == 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园区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索(化学式是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15:22:5

D 【解析】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正确;B. 青蒿素中碳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2×15,氢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22,氧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6×5,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正确;C.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D. 青蒿素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