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通入氧气.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 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
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故填:通入氧气;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
(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2)没有与氧气接触;
(3)通入氧气;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在熟记燃烧条件的基础上,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实验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粘合剂,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其原理是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化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现将一根洁净的铁丝浸入到硫酸铜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称重,发现其质量增重1.6克,问
(1)析出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2)同时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明明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请写出该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老师看过明明的实验设计后,认为还需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简要写出补充实验的原理(化学方程式)、操作、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
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中:
(1)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应使试管口略向向下倾斜,实验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反应结束时,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原因是防止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试管而使试管破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中预先加入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用B图所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燃烧的是a(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氧气被耗尽;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五氧化二磷(填物质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利用C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D图实验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写出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5)利用E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台上摆放的一瓶药品标签破损,同学们对瓶中的白色粉末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存放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酸 (填“酸”、“碱”或“盐”);
猜想:①可能是Ca(OH)2;②可能是CaCO3;③可能是氯化钙 (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的水,振荡,水中有少量不溶物.他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少量无色气泡逸出,他判断该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2)小强认为他的判断不准确,因为氧氧化钙在保存过程中会吸收少匿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小强作出该判断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小丽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它的成分.她又进行了如表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少量无色气泡逸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②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