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前总质量(克) | 275.58 |
反应后总质量(克) | 274.70 |
反应前后质量差(克) | 0.88 |
分析 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要求是:能够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要求是:能够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故填:能吸收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88g
$\frac{100}{x}$=$\frac{44}{0.88g}$,
x=2g,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frac{2g}{2.8g}$×100%=80%,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实验后该实验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会偏小,理由是:反应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使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小,故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也变小.
故填:偏小;反应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使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小,故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也变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剩余的药品可以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 | |
B.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
C. | 为了实验现象明显,药品应多多益善 | |
D.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的外壁擦干,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 |
E. | 用过的滴管均应清洗后放回原处 | |
F.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D+B | B. | D→A+C | C. | D$\stackrel{B}{→}$A+C | D. | A+C$\stackrel{B}{→}$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顶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高锰酸钾 | 碘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足量氧化铜 | 通过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并加热 |
C | 水 | 植物油 | 热的纯碱溶液 | 振荡 |
D | 氯化铁溶液 | 稀盐酸 | 足量的铁粉 | 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向一定量4%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 |
B. | ![]()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
C. | ![]() 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
D. | ![]() 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