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C15H22O5)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尼古丁(C10H14N2)分子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 _______ .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__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装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C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______(“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
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色;
酸碱度: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下图,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烧杯不变,则乙烧杯对应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 (选填A、B或C)
A.1.5g
B.0.96g
C.0.5g
(4)【问题讨论】 实验结束时,应先 (选填A或B)
A.熄灭酒精灯
B.把甲、乙烧杯移开
(5)小试管内棉花的作用是
(6)【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下图,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
(7)A的作用是 , 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9)【含量测定】
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实验后为122.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10)【知识拓展】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 ,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上方
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C.生活中经常采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
D.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0.5---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1)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②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3)【实验】
① 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 , 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 , 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MgCO3与Mg(OH)2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下图是其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 , 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B.香兰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
C.香兰素中有8个碳原子
D.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