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B、用铁强化酱油作调味品
C、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保鲜膜包装食品
D、加入过量的膨松剂硫酸铝铵制作膨化食品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从长期和反复接触三聚氢胺,可能对肾发生损害去分析;
B、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
C、从聚氯乙烯塑料有毒去分析;
D、从食入过量的膨松剂硫酸铝铵制作膨化食品,会导致人体中含铝过量去分析.
解答:解:A、长期和反复接触三聚氢胺,可能对肾发生损害,可能会形成肾结石;故错误;
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用铁强化酱油作调味品可以补铁;故正确;
C、聚氯乙烯塑料有毒,所以不能用做保鲜膜包装食品;故错误;
D、食入过量的膨松剂硫酸铝铵制作膨化食品,会导致人体中含铝过量,对人体造成危害;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下列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a、b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A、化合物、氧化物
B、纯净物、混合物
C、单质、化合物
D、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原子序数为1、6、8、11的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
(4)除上述信息外,你还能从表中得到哪些规律(写一条)
 

(5)硫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C、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了核内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如图A、B或C装置制取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是
 

(2)小郭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将装置A中所缺仪器补画出来,使整套装置处于完整的实验准备状态.
(3)实验室制取氢气应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序号),理由是
 
(填数字序号).
①常温下能发生反应   ②反应条件是加热  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难溶于水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辉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O2,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在实验前须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是:关闭活塞,向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再松开热毛巾.结论是:若实验过程观察到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氮素肥效长的固态肥料,同时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的农药(CaCN2+3H2O═CaCO3↓+2NH3↑).下列有关石灰氮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复合肥料
B、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
C、能防治某些病虫害
D、与水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从如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收集CO2可用
 
装置;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
 
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除去水蒸气.
(2)实验室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Fe2O3时,若要设计一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100℃以上),可选用g装置,请你在方框内先补充完整该装置,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先通过装有
 
的装置,后通过装有
 
的装置,再通过装有碱石灰的h装置;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为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如图)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在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47.8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该标签的标注是否属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物质G、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耐压容器中进行爆燃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GRO2H2OCO2
反应前质量/g未测1.68.000
反应后质量/g2.801.63.64.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与O2的质量比为1:5
B、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C、“未测”值无法确定
D、物质R的组成中仅含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