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猜想④:Na2SO4、H2SO4;猜想⑤: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③(填序号).
【实验探究】
(1)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颜色不变,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
(2)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④(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
(1)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防止污染水体(或防止腐蚀铁质下水道等).(答一点即可).
(2)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二)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

分析 【猜想假设】
根据碳酸钠和硫酸能反应,不能共存解答;
【实验探究】
(1)根据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解答;
(2)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能和氧化铜反应,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硫酸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排除①②,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排除⑤;
【拓展应用】根据酸碱反应解答.
(二)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氯化氢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稀盐酸的质量.

解答 解:
【猜想假设】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反应时,如果稀硫酸滴加过快,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开始也会产生气泡,有二氧化碳生成,有可能没把氢氧化钠消耗完,稀硫酸已经没有了,故②合理;碳酸钠和硫酸能反应,不能共存,故③不合理;
【实验探究】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溶液中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④⑤都符合,因此小鹏的结论是不合理,理由是④Na2SO4、H2SO4也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实验结论】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排除①②,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排除⑤;故④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
(1)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可以减少水的污染.
(2)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二)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2.2g
$\frac{73}{x}=\frac{44}{2.2g}$
x=3.65g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frac{3.65g}{10%}$=36.5g
答案:
(一)【猜想假设】③
【实验探究】不合理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
CuO+H2SO4═CuSO4+H2O
【实验结论】④
【拓展应用】(1)防止污染水体(或防止腐蚀铁质下水道等)   (2)反应物是否过量
(二)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为36.5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金是只含金属的混合物B.合金是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D.合金熔点比纯金属熔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22.4g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共得到红色物质25.4g,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4)以赤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201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的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衰变剂,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4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D.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研究的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运动规律    
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化学式填空: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1)“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所需的能量是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嫦娥一号”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3)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