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图象反应对应变化的关系,不正确是(  )
A.B.C.D.

分析 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分析有关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找出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选择项.

解答 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160       152
可知溶液质量减小,当其中一种反应物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在减小;故A正确;
B、因为在此反应中既没有水参与反应,又没有水生成,故水的质量是不变的,故B正确;
C、在没有加入铁粉以前,铜存在于硫酸铜中,没有单质单质铜的存在,而图象中体现出来的是没有加铁粉前就有一定质量的铜,故C错误;
D、随着加入铁粉的增多,硫酸铜的质量越来越小,直到完全参与反应,质量变为零,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二氧化锰粉末(碳粉)过滤
B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髙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氧化物
B.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
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其中主要含有HCl与CaCl2,为了分析废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2)废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不外选试剂情况下,将石蕊溶液、稀盐酸、石灰水、NaOH溶液、Na2CO3溶液互相鉴别,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B.石灰水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该装置可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下列四个选项,哪些可以起到与如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同学们在点燃蜡烛的时候,发现蜡烛变得越来越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为什么会越来越短?
【猜想与假设】可能:$\left\{\begin{array}{l}{①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蒸气}\\{②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③蜡烛燃烧生成了()和()}\end{array}\right.$ 
【进行实验】
(1)点燃一根蜡烛,在其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在燃着的火焰上方,再罩一个盛过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变浑浊.
【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1)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
根据实验(2)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都散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蜡烛燃烧后变得越来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他气体,可使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粉B.铁丝C.蜡烛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化学家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