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 |
B. | 流程中“某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 | |
C. | 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 |
D. | 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
分析 A、通入氨气时,形成的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B、流程中“某操作”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D、反应I中,氯化钠和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解答 解:A、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该选项说法正确;
B、流程中“某操作”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不需要量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I中,氯化钠和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氢氧根离子; |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呈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甲、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B. | 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可得到100g溶液 | |
C.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
D. | 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