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变化帮助我们来改造世界,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C.一种原子变成一种离子 D.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研究。
(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探究。
(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用如图所示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②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3)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 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4)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 加入试剂 | 分离方法 | 方案评价 |
一 | 适量Ca(NO3)2 | 过滤、蒸发结晶 | 不可行,理由是 |
二 | 稍过量的 | | 可行 |
(5)按如下图方案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Na2SO4除去NaCl中的BaCl2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绒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分)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锈钢水壶中的锰会让人智力低下”等传言。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钟凯作了解答。“不锈钢材质中的锰含量与迁移量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合金状态下,金属的惰性会增强。”钟凯指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金属迁移量是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浸泡模拟出来的,如果这种状态下迁移量都没问题,日常使用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人体本身就需要一些微量元素锰元素,而且对锰有一定耐受能力,几乎不会缺,也不会多。”钟凯解释。锰是人体中一些重要生物酶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骨骼健康、抗氧化、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阅读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不锈钢是纯净物 ②不锈钢属于合金 ③合金不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④合金比纯金属稳定 ⑤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⑥人体中缺乏铁、钙、锰等元素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要多多摄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市应急办于12月7日1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的消息,即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也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市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出门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停止冬季家庭供暖
C.雾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D.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③用途: 。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生成物也相同。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产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10 | 10 | 10 |
生成氢气质量/g | 0.04 | 0.04 | 0.02 |
(1)共制得氢气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若将实验中的稀硫酸改为与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小于稀硫酸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