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下饱和石灰水升温时,现象是什么?向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一定量的CO2,现象是什么?试解释出现的现象?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解答.
解答:解:饱和石灰水升温时,会有固体析出,向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原因:饱和石灰水升温,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向饱和石灰水中通入CO2会有沉淀出现,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都有沉淀产生;饱和石灰水升温,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向饱和石灰水中通入CO2会有沉淀出现,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激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水中Ca2+、Mg2+ 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装有少量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出溶质的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由此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为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能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以乙醇(C2H6O)为燃料汽车已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淮安市也有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
(1)乙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目前氢能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主要原因有
 
(例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6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震源深度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在震区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
(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kg.
(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丙烯酰胺(C3H5ON)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请计算出100g丙烯酰胺中含的氮元素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表4-1[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变化前4.8克112.6克118.4克
变化后8.0克112.4克118.4克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质量变化是(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
 
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造成其他两个实验结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
 

(3)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提出改进思路:
 

(4)由此可以得出,探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必须在
 
体系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水和甲烷,写出化学方程式: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