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请回答(1)~(3)题.
(1)在小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快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试纸由下至上逐渐变红.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分析 (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进行分析;
(2)根据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3)根据氨气扩散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环境,所以实验应该在封闭体系中进行.

解答 解:(1)在小试管中加入2~3g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快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浓氨水中的氨气挥发出来,溶解在酚酞试液中时,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试纸由下至上逐渐变红;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时,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快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有酚酞试液的试纸由下至上逐渐变红;
(3)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6B.92C.23D.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对比现象①和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比现象②和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避免污染空气.
(2)图2中的两个烧杯中都放入80℃的水,外面大烧杯中的热水除了可以提供温度外,还可以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生成了无毒的正磷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frac{\underline{\;\;△\;\;}}{\;}$2H3PO4,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3)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实验一中,烘烤一会儿后,滤纸燃烧,而实验二中,观察到滤纸条始终不燃烧,由此推知Na2SiO3的化学性质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 象解        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①a试管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
③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2)王泽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防止胶塞冲出.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李颖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恢复原温度后,如果将试管倒置水中,并在水中取下橡皮塞,将看到试管中液面升高.”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韩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乙:小于试管容积的$\frac{1}{5}$.
如果你赞同的预测是甲,理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如果你赞同的预测是乙,理由是药品不足或装置漏气则进入的水的体积小于试管容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建立“问题意识”是提升化学思维的前提之一.小明在观察煤燃烧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建立了如表,请你帮他填写表中的相关内容.
观察发现分析解释知识归纳
(1)煤要用木柴等引燃煤的着火点较高,需用燃着的木柴等使煤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通常在煤燃烧较旺时添加新煤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该反应会降低炉温从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3)蜂窝煤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燃烧前的质量小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c.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和水.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初期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这是因为生成了FeCl3(填化学式);反应进行一会儿,又可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丽和娟娟在购买零食薯片时发现包装袋鼓鼓的,她们想知道里边是什么气体,丽丽猜是氮气,娟娟猜是二氧化碳,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娟娟的猜想(简要写出操作要点、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氮(NO2)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海水赤潮C.温室效应D.臭氧空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