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E装置收集(填字母序号,下同);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选用C装置收集.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还必须作出的一项改正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该实验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之前要先预热…请你另补写一条注意事项: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6)李时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李明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和Ⅲ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 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解答;
(4)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加热,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5)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解答;
(6)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集气瓶;
(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还必须作出的一项改正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6)【实验验证】
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250℃时,二氧化锰不能分解,所以猜想Ⅰ和Ⅲ错误;
取高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猜想Ⅱ正确.
故填:Ⅰ和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
【实验反思】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但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
(1)a试管;b集气瓶;
(2)E;C;
(3)B;E;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6)【实验验证】Ⅰ和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Cu(NO32的溶液中搅拌至完全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留有的金属是(  )
A.Ag、CuB.Fe、Cu、AgC.FeD.Fe、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符号中,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2OB.O2C.2H2OD.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缉毒犬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C.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硫原子2S;
(2)4个氮分子4N2
(3)亚铁离子Fe2+
(4)-2价的硫元素$\stackrel{-2}{S}$;
(5)硫酸铵(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假黄金即黄铜(含铜和锌).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确定假黄金的成分,他们称取一定质量的假黄金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测量出产生氢气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假黄金中铜和锌的质量比.

(1)实验前需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有量筒.
(2)利用图甲中A、B、C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中测量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x连a,b接c.
(3)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是AB(填字母编号,可多选).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后再读
(4)如果读数时,水准管中的液面高于量气管中的液面,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盐水B.自来水、氯酸钾、空气
C.空气、过氧化氢、石灰水D.氮气、五氧化二磷、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
将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浅或颜色逐渐褪去;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应为B;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