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生求救信号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B、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C、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D、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
B、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B方法错误;
C、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C方法正确;
D、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D方法正确.
答案:B.
点评: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掌握灭火的原理、自救措施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意义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升高,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锌粒B、氢氧化钠
C、氯化钠D、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气体的制备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O2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过氧化氢稀溶液制O2时加入少量MnO2,观察O2的颜色
D、实验室制CO2时,可用石灰石代替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C、“碳酸水”的pH小于7
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CO2(HCl、H2O):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N2(O2、H2O):先通过加热的铜网,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Na2SiO3),则硅酸钠中硅的化合价为(  )
A、+4B、+3C、+2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用实验证明CuCl2溶液显蓝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CuCl2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C、向CuCl2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CuCl2溶液后蓝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相互连线的物质表示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D是一种会使人体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的有毒气体,E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试推断:
(1)图中所示的反应中一定没发生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B和E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则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B和E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组成C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