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温度,很难与其它的物质发生反应。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气体混合后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一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无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7:8 D.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不变色

只含 C

C、CuO

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化学式为C6H10S3)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下列有关大蒜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蒜素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硫元素

B.大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

C.大蒜素分子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是6:10:3

D.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Mg + 2H2O====X + H2↑。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已知X是一种碱,则X 的化学式是 ,你推断化学式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②③⑤ B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OH俗名 ,其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 而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同时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生成 。因此NaOH固体必须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