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中属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A.浓氨水有很强的挥发性

B.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发现问题: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是怎么变成红色的?

假设一: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的粒子(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中B烧杯内的酚酞溶液_________,说明假设一不正确,假设二是正确的。

(3)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B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不变色对比实验 【解析】 无色酚酞试液是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可以用来指示碱性物质。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了,说明它遇到了碱性物质。原因是C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运动到了A烧杯中,溶解在酚酞试液中形成的氨水呈碱性。B烧杯则没有接触到碱性物质,所以它不会变色,在这里起了一个对比的作用,证明空气是不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燃空气是由酸溶液提供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铜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可用于排水集气法收集是正确的说法;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计算题

维生素B2(C17H20O6N4)可以用于防治舌炎、口角炎、角膜炎和溢脂性皮炎,其主要存在于牛奶、动物内脏、蛋、瘦肉、麦胚、黄豆、花生等食物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B2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维生素B2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B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C∶H∶O∶N=17∶20∶6∶451∶5 【解析】 根据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1)根据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O6N4)可知,维生素B2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2)根据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O6N4)可知,维生素B2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7:20:6:4; (3)根据维生素B2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 【解析】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不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而是因为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球膨胀鼓起来。故此选项错误;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氧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此选项正确; D.人在吸烟时,呼出的烟雾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运动到非吸烟者的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

C 【解析】A.铅笔折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废纸撕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笔盒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D.水分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解析】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

D 【解析】 试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葡萄酿酒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B 【解析】 试题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磷和硫都带有“石”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中子数为16﹣8=8,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说法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