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A、B、E中都含有氧元素,F中不含氧元素。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C___。
(2)在③④⑤反应中,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2CO3 H2O ③④ CaO+2HCl=CaCl2+H2O HCl+AgNO3=AgCl↓+HNO3
【解析】
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则C、D可能是氧化钙和水。A是一种钠盐,故C是水,D是氧化钙。则A是碳酸钠,碳酸钠能生成B,B能生成氧化钙,故B是碳酸钙。分析转化关系图,E可能是硫酸,F可能是盐酸。经分析,推理合理。
(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③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是分解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故填③④。
(3)反应①是稀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E是稀盐酸,F是硝酸,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探究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及沉淀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144.5 | 164.5 | 179.6 | 189.8 | 200 | 220 |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 | 0 | m | n | 9.8 | 0 |
计算:(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_____,n=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整座大桥设计采用最高标准打造,对防腐蚀技术也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大桥外侧使用的涂料是具有防潮防霉等性能的产品﹣一氟碳涂料,具备特殊的耐热、耐低温和耐腐蚀性,甚至具有荷叶一样的“自洁”功能!氟碳涂料成分为FEVE氟树脂,是由乙烯基乙瞇单体和氟乙烯单体交替联接构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烯基乙醚(化学式为C4H8O)属于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之一)。
②乙烯基乙醚由_____种元素组成。
③乙烯基乙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氟乙烯(化学式为C2F4)中,碳、氟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⑧乙烯基乙醚和氟乙烯两物质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等于”“不能确定”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业流程(查阅资料:BaCl2+2KOH+CO2=BaCO3↓+2KCl+H2O)。
(1)操作3的操作是洗涤、干燥,操作1和操作2的操作是_____
(2)为了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该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_
(3)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4)实验室要制得19.7g碳酸钡产品,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
A. 碳酸氢钠B. 氢氧化钙C. 碳酸镁D. 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小组取实验室中一瓶新制的Ba(OH)2溶液(无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100gBa(OH)2溶液于烧杯中,先向烧杯中滴加 ng 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a点对应的溶液pH_____7(填“<或>或=”)。
(2)100g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
(3)求m的值___(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室。邀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活动一)甲、乙两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1)甲同学根据锥形瓶内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HCl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反应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pH_____7(填“≤”或“>”)。
(2)要证明HCl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不只有上述一种方法。甲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设计了以下二个方案:
方案一:取适量pH=12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搅拌。若测得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填字母代号)。由此,就可以得出该反应确实发生了的结论。
A 5 B 8 C 12 D 13
方案二:已知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取适量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搅拌,测得所得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由此,得出该反应确实发生了结论。你认为该方案是否严谨?理由是_____。
(活动二)丙、丁两同学想再现课本上将“澄清石灰水滴入Na2CO3溶液”的实验现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3)丙同学实验后,想知道反应后所得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成分。设计了如下方案:取适量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滤液变红。由此,得出原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若将上述步骤中的CaCl2溶液换成_____(填字母代号),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A BaCl2溶液(中性) B Ba(OH)2溶液 C NaCl溶液 D Ca(OH)2溶液
(活动三)乙、丁两同学在完成实验后,将两个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4)请写出烧杯中上层清液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每根划线上写一种可能组成,可不填满,也可以加。每空2分,多写或少写都扣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无意将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对此他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
NaHCO3在50℃开始分解。
(实验探究)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现象Ⅰ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Ⅱ |
加入CaCl2稀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1)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发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探究)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盐
(2)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是_____(填物质名称)。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 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有问题,其理由是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
(交流反思)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4)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