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人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都能解释红色固体物质的出现,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却对气体的生成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钔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 、SO2 或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较简单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人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同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中既不含O2也不含SO2。丙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气体是H2。
(实验探究]丙同学为了检验H2,收集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然后再将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的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单选题
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O2 + 4 NaOH===2 Na2CO3 + 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CO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题型:单选题
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B.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a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 ℃时仍是饱和溶液
B.a2 ℃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自主招生化学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自主招生化学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 是酸
B.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 是酸与碱反应
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题型:填空题
在盛有NaOH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为_______,此时向此溶液中滴加 HCl,溶液的颜色逐渐变________直至颜色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