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t1℃时将等质量的A、B、C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
 

(2)将t2℃180g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2)结合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3)结合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B>A,所以等质量的A、B、C溶解所需要水的质量为A>B>C,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A>B>C;
(2)将t2℃180g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但仍为饱和溶液;有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得,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g
100g+40g
×100%
=28.6%
(3)由于在d点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在d点温度下,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故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故选:(1)A>B>C;(2)28.6%
(3)B>C>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细口瓶内壁上会产生一层白膜,它是(写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甲同学:C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都是17              乙同学:A、D属于同种元素
丙同学:A、B、C、D都是原子                    丁同学:B与C的化学性质相似
(1)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
 

(2)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钙的过氧化物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常用作长途运输时鱼苗的供氧剂.已知X含有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4.由X出发有下列转化关系,其中⑤是工业中冶炼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I 的反应,B、E、G是常见的气体,E、F是非金属单质,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氧化物X的化学式
 
.C物质的类别是
 

(3)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①草莓②鸡蛋③米饭④植物油⑤牛肉
(2)人体缺乏碘元素易引起甲状腺肿大,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②②碘的原子序数是53
③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瓜果中
④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3)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①不锈钢炊具        ②汽车轮胎      ③纯棉饰品    ④电话机外壳
(4)如图2是贴在某汽车加油站的广告.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②由玉米生产的酒精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③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④以农作物为原料来生产化学品是可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表8种物质为初中常见物质,均由表中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HCOClCaFe
A、B、C、D是四种固体纯净物(如图所示),其中A、D为黑色粉末,B为红色固体,C为白色固体.
(1)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液体甲,固体消失,有气泡冒出,还可观察到
 
现象,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2)B与足量的液体甲反应,得黄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与液体乙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液体丙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向其中加入液体甲,溶液变无色,再向其中加入液体丁,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溶液变混浊、最后得红色溶液.则液体丙是
 
,液体丁是
 
,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   
(2)可用于调味的酸
 

(3)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   
(4)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
 

(5)不含金属元素的无氧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
C、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D、将带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