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成的.
(1)黑火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黑火药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
(2)黑火药中共含有几种元素?分别写出这些元素的名称.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1)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属于混合物;碳、硫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硝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填:混合物;木炭(C)、硫粉(S);硝石(KNO3).
(2)黑火药中共含有碳、硫、钾、氮、氧等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五;碳、硫、钾、氮、氧.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不可以一步获得的(  )
A.H2→H2OB.CO→CaCO3C.CO2→O2D.C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在下列图示实验中,漏斗或导管口位置正确的是(  )
A.
收集氢气
B.
收集滤液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D.
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1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提出问题1]该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通过分析,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I: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碳酸钠;猜想II: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方案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白色沉淀产生猜想II正确,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II.将步骤I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6485138203285376

[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
[交流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试剂x的化学式Ca(OH)2,操作y的名称为过滤.
II.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系列操作z中②操作名称为降温结晶.
[反思提高]实验方案1中的物质检验和试验方案2中的杂质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的目的不同.
I.实验方案1中的目的是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II.实验方案2中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铵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亮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某企业采用的氨碱法制得纯碱样品的成分及含量.
【提出问题1】该纯碱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小亮做出如下假设:
①只含有Na2CO3;②含有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
NaHCO3Na2CO3
加入稀盐酸现象Ⅰ产生气泡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表中的现象I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现象Ⅱ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纯碱样品的成分,小亮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 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有气泡冒出证明猜想②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步骤①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全部除去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纯碱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
(1)为测量该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小亮设计了如图1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 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人装置B的C02与NaOH 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因有①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B被氢氧化钠吸收;②装置A中残留的CO2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2)小亮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③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再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
⑥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⑦根据B瓶增加的质量,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①③②④⑥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6)已知:①将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均匀加热,可以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②将亚硫酸固体与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得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制取氨气的装置是A,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选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镁条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氢气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