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某种化肥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碳酸氢铵
净重:
含氮量:
化学工业公司
(1)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kg.
(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4)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5)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_______;
(6)该化肥是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2)-(5)的计算过程)
【答案】7.9 79(详见解析) 1:4;(详见解析) 17.7%(详见解析) 44.6kg(详见解析) 混合物
【解析】
(1)由标签可以看出这包氮肥的质量为50kg,氮元素含量为15.8%,氮元素质量为50kg×15.8%=7.9kg;
(2)碳酸氢铵由氮、氢、碳和氧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14+(1×4)+1+12+(16×3)=79;
(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3)=1:4;
(4)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7%;
(5)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7.9kg÷17.7%=44.6kg;
(6)由于17.7%>15.8%,属于混合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为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100g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甲、乙两种物质饱和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明同学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电解器两端产生的气体均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B.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
C.a、b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D.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为:(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
(2)相同分子个数的和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前者__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9
D.若7g甲与26g乙混合点燃,则生成丙、丁质量和为3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仪器用途,实验技能和方法对于化学实验很重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填“胶头滴管”或“药匙”)
(2)量取7.2mL水,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10毫升量筒”或“50毫升量筒”)
(3)少量酒精洒落在桌面上并燃烧起来你如何处理_________
(4)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如果点燃时发出________,则证明氢气不纯,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
(5)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过滤装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过滤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氨气()常用来制化肥和硝酸,科学家们发现它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燃料。
现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时,都会产生温室气体,而氨气燃烧时生成
和
两种对环境友好的产物。氨气价格低、制造技术成熟,便于普及使用。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气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的。
氨气很容易液化,将氨气常温下加压到,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
,均可将其液化。而为了获得含有相同能量的液态氢(
),常温下需要
的压力来压缩它,显然超出了车载燃料储存的压力极限。
氨气虽然有毒,但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发生泄漏,达到人们觉察到时浓度的1000倍才会致命,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并及时补救。氨气比空气轻,泄漏后扩散快,不会聚积。泄漏在大气中的氨气还可以参与自然循环,随雨雪移动后,与其他物质反应或被植物吸收。
依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点氨气的物理性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从阅读材料中可以看出,将氨气液化的一条途径是___________。
(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和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传统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指出氨气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面选项中,不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
B | NaOH | NaCl | |
C | C | CO | |
D |
A.AB.BC.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