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两种原子
B、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A、由图示的反应可以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原子,故此选项错误.
B、由图示知反应物中一种是单质而另一种是化合物,故此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质量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粉末B充分混合,生成无色气体C,取一种淡黄色粉末D点燃后放入C中,产生了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体E.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A与B的反应:
 
;生成E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设计和讨论了一些问题:
(1)小明同学说:“选择A与
 
(填装置序号)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若用右图装置收集,则如何验满
 

(3)小红同学说:“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中Y仪器名称
 
;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4)小王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对课本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图B)进行了改进(图H).制取气体所需药品是
 
;改进后H装置中的优点是
 

(5)小李同学说:“课外资料上看到,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H2S)收集装置使用C,由此可知则硫化氢气体性质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可推测应用
 
反应.
A.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   B.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固体 C.硫粉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液,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2)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要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5)取过滤后得到的水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此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氧元素
 
三个铁原子
 
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请你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填写出来:
①干冰
 
,②清洗铁锈的酸
 

(2)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CO2、O2、SO2、CO、N2、H2O等物质填空:
①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而引起的;②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因含有大量的
 
,故进入前必须要做灯火实验;④能够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⑤开封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回潮变软,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新闻资讯】2008年4月24日,比利时的鲁文市1500名学生创造了世界最为壮观的“沸腾的可乐”奇观--1500瓶可乐同时喷发,当天,1500名学生聚集在鲁文市中心广场,事先穿好雨衣,同时将薄荷糖放入可乐瓶中,上千瓶可乐同时向太空中喷出“水柱”,广场瞬间变成了可乐的海洋,场面十分壮观.
看完这则报道,同学们兴趣很高,想对“水柱”进行一番探究.
【提出问题】探究沸腾的可乐中的“水柱”是什么?
【查阅资料】1.可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其中含有CO2、H2O、白砂糖和咖啡因等物质.2.剧烈摇晃或碰撞可乐瓶,由于将可乐瓶中的原有的平衡状态打破,可乐瓶中的CO2就会冒出,打开瓶盖就会形成一段水柱喷出.
【设计实验】由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分组购买可口可乐饮料和薄荷糖,一起带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共同探究:
实验1: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再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观察现象为所用的实验试剂会变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另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石蕊溶液变成
 
色,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沸腾的可乐”喷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CO2
【讨论与反思】生活中
 
(“能”或“不能”)同时吃这两种食品,以免引起胃胀、二氧化碳中毒等不良反应,更不要做一些冒险游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