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图1是A、B、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1中A结构示意图中x=8;C结构示意图中y=8;
(2)图2中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的元素符号是F;图1中B结构示意图的化学符号为Cl-
(3)图1中三种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两两结合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O;
(4)A、B、C三微粒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B.

分析 (1)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3)根据图1中三种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结构特点,分析得失电子情况,判断其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4)最外层为8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 解:(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等于核外电子数,图1中A结构示意图中x=8;C结构示意图中y=8;
(2)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氟元素的符号:F,由图1中B结构示意图的可知,核内质子数是17的元素是氯元素,该微粒为氯离子,符号为:Cl-
(3)由图1中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可以看出,A粒子为氧原子,可得2个电子,C粒子为钠原子,可以失1个电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是为:Na2O,B微粒到达了稳定结构,不能得失电子,不能与A、B形成化合物;
(4)B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1)8;8;阴离子;(2)F,Cl-;(3)Na2O;(4)B.

点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加入到一密闭容器内,在一条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四种物质的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该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试回答:无色溶液a的溶质一定有BaCl2、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点燃,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B层为内焰.C层为外焰.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最外层或C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的焰心或内焰加热.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时确实生成二氧化碳,但白烟却未必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从而判断B不成立.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 +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H2O;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注满氮气的目的是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天然气泄露,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是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CO2和CO相比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分子构成相同
C.都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元素的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在高温下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同时供热.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表面镀铬   B.表面涂油漆   C.部分浸入食盐水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熔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SO43+12NaF$\frac{\underline{\;熔融\;}}{\;}$2Na3AlF6+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