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化学符号或按要求填空:
(1)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5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5)以下物质:①食盐;②矿泉水;③空气;④水银;⑤二氧化碳;⑥高锰酸钾;⑦冰水共存物;⑧澄清石灰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5SO42﹣ O N2 ②③⑧; ⑤⑦
【解析】
(1)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所以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表示为,故填:;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故填:5SO4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故填:N2;
(5)①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②矿泉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③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④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⑤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⑥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⑦冰水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⑧澄清石灰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其中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故填:②③⑧;⑤⑦。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
(1)将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3)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化学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器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则需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
操作 | |||
片刻后现象 |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几分钟后现象 |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讨论交流)
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请你分析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并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反应?_____。(用文字叙述)
(反思改进)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
做验证金属的性质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
有同学提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金属丝的插入顺序可以为_____(填一种顺序即可)。
(拓展迁移)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该过程中产生气体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探究.
(1)第一小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当他们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第二小组同学取了等大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片,放在薄铜片两侧,用酒精灯在铜片中间加热(如图乙所示)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
(3)第三组探究了灭火原理(如图).其中与其他三项灭火原理不同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A. 一定量Ba(NO3)2 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 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 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D. 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处和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用V型管代替集气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丞博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图: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 填字母) ;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 填字母序号) ;
(3)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改正操作后,小丞博同学顺利完成了溶液的配制。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填序号) 。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上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⑥砝码生锈了
(5)取上述溶液10g,加水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①判断实验B中是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13) 。
②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等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过滤烧杯内的物质后,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③【假设】假设1: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假设2: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假设3: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假设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14) 。
【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 (15)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16) ;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假设是 (17) 。
④【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4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18) | (19) | 假设4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①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B. 该工艺流程可看出: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C. 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 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