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放在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那么剩余物质是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058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 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测得被测液的pH=8 |
猜想①______________。 (填摮闪?或摬怀闪?) |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气体产生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交流与反思 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下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填“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拓展与迁移】 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7.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下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填“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拓展与迁移】 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