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H2O2
(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3)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
如下连续实验.
步骤1: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
步骤2: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
步骤3: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     
分析:
①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②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Na2CO3、NaOH.

分析 根据甲、乙、丙、丁、戊均为常见物质,由氢、碳、氧、氯、铁、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若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则推测为双氧水;
(2)若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考虑铁和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推测丙、丁、戊分别为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代入检验.

解答 解:
根据甲、乙、丙、丁、戊均为常见物质,由氢、碳、氧、氯、铁、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若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则推测为双氧水或H2O2
(2)若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为亚铁离子的溶液;因此为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3)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推测丙、丁、戊分别为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代入检验,符合题意.故:
①因为丙为碳酸钙,乙为稀盐酸,故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②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即为氯化钠,则丁和戊分别是Na2CO3、NaOH.
故答案为:
(1)H2O2;(2)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3)①CaCO3+2HCl=CaCl2+CO2↑+H2O; ②Na2CO3、NaOH.

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性质的推断考查题,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多方面知识,能较好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海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
(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是最简单是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3:1.
(2)开采中甲烷气体一旦泄露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现有一包固体样品,其中可能含有NaOH、Ba(OH)2、Na2SO4、BaCO3、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设实验过程中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气体E的化学式为NH3
(2)步骤②中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3)写出步骤①中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4)溶液B和溶液F中一定都存在的阴离子是Cl-.(填离子符号)
(5)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Na2SO4、MgCl2,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OH、Ba(OH)2,若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以再用溶液C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用试管取少量溶液C,向其中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Ba(OH)2,可能有NaOH;若无明显现象,则混合物A中一定没有Ba(OH)2,一定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
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隔绝氧气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氢气、氦气均可用作飞艇的填充气.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在0℃,1.01×105Pa时
空气氢气氦气
密度/(g/L)1.2930.08990.1786
(1)氢气曾用于飞艇的填充气,其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目前使用氦气代替氢气,其理由是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晒干B.冰雪融化C.粮食发酵D.矿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用石蕊试液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试液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开启抽油烟机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向刚刚用熟石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若要获得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a端通入(填“a”或“b”).
(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生活中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已知:①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叫氯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漂白);②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小明为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HClO),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打开止水夹,通氯气一段时间,观察到B(填“A”或“B”)中布条褪色,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小明设计的方案不能够证明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请补充实验帮助他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另取一红色布条在上面滴加盐酸,红色不褪去,说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盐酸,则起漂白作用的应该是次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