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常在水中加人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
(1)硬铝属于__(填“合金”或“纯金属”)。
(2)将适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现象为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3)将足量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出现蓝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 | B | C | D | |
反应前质量/g | 28 | 6 | 2 | 4 |
反应后质量/g | 2 | 6 | 12 | 未知 |
(1)该反应生成物是______,B可能是___________,反应后D的质量是_______g
(2)该反应的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
(3)请写出一个与该反应类型相同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物质A是__________(填“单质 ”或“ 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以工业石灰石(含杂质氧化铁)为原料提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一:
(1)化学反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第①、②步反应中,存在放热现象的是_______;(填序号):
(2)用石灰乳可制取烧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上述工业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
方案二:
回答下列问题:
(4)为加快反应1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只写一点)。
(5)写出反应2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3外,还可能得到______(填化学式);
(7)反应1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 H47 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4 : 47
C.乌头碱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g=1 000 mg)。
(3)若儿童1 kg体重每日需要0.5 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 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给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图2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若按图2操作,称量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______。
(3)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量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cm3)_____________ 。
(4)该实验小组按照上述操作完成实验,则配制溶液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1)A的化学式为______;A与C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__________,D转化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2℃时,100 克水中加入 60 克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或“=”)。
(2)t2℃时,配制 180 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 E 杯中溶液的操作是_____。
(5)图二中得到的 C、D、E 杯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用“>或<或=”表示)。
(6)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 杯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点→a 点 B c 点→a 点 C b 点→c 点 D c 点→d 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