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红同学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A和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在一般情况下仪器C的作用是

【答案】(1)其装置图为:

(2)CaCO3+2HCl=CaCl2+H2O+CO2↑;(3)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4)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解析】(1)由题意要求知,绘画的实验装置图应表达的如下意思:向A装置内加稀盐酸且使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酸液面以下,在A装置的橡皮塞上加一直角玻璃导管,导管的一端略伸入锥形瓶内,再取一直角玻璃导管,导管的一端伸入B装置内的石蕊试液内,在两玻璃管间用橡皮管连接.

其装置图为: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会观察到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

(4)在一般情况下试管的容积较小,操作简便,适合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日,一篇题为《科学家称:植物油做饭可致癌,能少吃就少吃》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结论看起来十分惊人。这里提到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加热植物油就会产生“致癌物”吗?

这位研究者把不同种类的烹调油分别加热,并测定了其中“致癌毒物”醛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1)。

其实,研究中所用的条件跟普通家庭烹调相差很大。实验所用的温度是180,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五六成热,而要让油在这个温度下烧上20甚至30分钟,也只有大量煎炸食物的时候才能达到,平时炒菜时烧油的时间远没有这么长。事实上,研究者所强调的也只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

此次事件,不少报道都建议人们可以用黄油、猪油替代植物油来烹调。相比玉米油等,猪油、黄油确实热稳定性更好,但只从这个角度来推荐食用油就显得太片面了。食用油的脂肪酸分为饱和与不饱和两种(含量如图2)。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不建议选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类。

目前科学界共识是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利。高温烹调时,选择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产生的醛类等有害物质较少。但煎炸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健康也是不利的。选择健康的饮食方案,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网络文章中“植物油致癌”,所指的致癌物质是

(2)从图1的数据中可以得出, 长时间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多。

(3)从图2数据可知,对心血管病人而言,较好的食用油是 (填一种)。

(4)通过阅读本文,你提出一条健康使用食用油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碳酸根离子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水银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H2PO4 2 B.NH4HCO3 C.KNO3 D.CO(NH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

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30g

C.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 mL.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

(4)D实验中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霖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霖的观点,因为

(3)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查阅资料]小明同学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含有镁元素的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根据颜色判断,李霖认为该淡黄色固体应该是 ,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氮气 反应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小霖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