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2013年浙大实验室诞生了世界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仅是空气的$\frac{1}{6}$,这种材料放桃花花蕊上,花蕊也能承受重压(如图).“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强吸附性,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海绵”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B.“碳海绵”的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碳海绵”可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D.“碳海绵”是纯净物

分析 A、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
B、根据“碳海绵”的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
C、根据“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分析结构;
D、根据“碳海绵”的组成考虑.

解答 解:A、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A说法正确;
B、“碳海绵”的高弹性和强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说法正确;
C、“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强吸附性,“碳海绵”可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C说法正确;
D、“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的单质,所以“碳海绵”是混合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  )
①在树木上涂刷石灰浆,可保护树木;②图书馆内图书失火,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③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CO气体;④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粗盐;⑤用食品级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自制汽水.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A.②③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填写化学式);还可能还有的物质是盐酸(填写名称).实验台上有:①锌粒;②石灰水;③氧化铁;④石灰石;⑤稀硫酸.请选用Zn和
CaCO3物质(写化学式)分别与中和后的溶液反应,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可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ACD.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根据上图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有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解析:
①第一幅图:氨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第二、三、四幅图: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试管后,试管内的气压减小,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形成的氨水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氨气不能(填“能”或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14.
解析:
①先写出该反应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NH3  B:O2 C:N2 D:H2O.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进行计算:17: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一定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
A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物浓度
B水要通电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催化剂
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超细纳米铜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如图是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木炭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该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完成实验并填写相应空格(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还需要氧气.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点燃,继续通氧气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
(2)上述实验开始时充满了氮气,其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放热(填“放热”或“吸热”). 
(4)小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木炭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稀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A( 填试管编号);
(3)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迅速并同时完成加入金属和套上气球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17届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_;(2)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___。

(3)3个铁离子_________;(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粒子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