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装置甲:加入大理石 | B. | 装置乙:产生二氧化碳 | ||
C. | 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 | D. | 装置丁:检验二氧化碳 |
分析 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将大理石放在玻璃板上,通过控制活塞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二氧化碳时从长导管进气,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集气法 | B. | 只用向上排空集气法 | ||
C. | 向上排空集气法和排水集气法 | D. | 只用排水集气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工业上加压降温将空气液化 | B. | 固体碘受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 | ||
C. | 蔗糖放进水里不见了 |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也是人体所需的元素。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Ni + H2SO4 === NiSO4 + H2↑。请回答:
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 3 个电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结课质量调查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4O).“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B. 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3 △ K2CO3+ CO2↑+H2O
C. 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D.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4O(甲醇)+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东莞市堂六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1)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___克,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 ______
(2)钢的类型分为:含碳质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炭,则这种钢属于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炭变为CO2挥发掉,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