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前国民党中央主席边连战先生在参观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时,秦俑馆向他赠送了一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它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下列关于这块“秦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纯净物B.是混合物
C.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用土烧制兵马俑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分析 “秦土”它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泥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泥土烧制兵马俑时也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答 解:A、秦土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错误;
B、秦土是混合物.故正确;
C、秦土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故错误;
D、用“秦土”烧制兵马俑时也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A、C装置编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填现象).
(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A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
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1.5g
第二次加入5g1g
第三次加入5g0.5g
第四次加入5g0.3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四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
(3)求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化学反应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的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D.该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m(CO):m(O2):m(CO2)═28:32: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1.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发现M1>M2,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3,则M1小于M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根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H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硅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的相对原子是28.09gB.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硅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
内容
化学符号2FeNa+
表示含义2个铁原子1个钠离子
(2)填空: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Al;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O;水中含有的
+1价的元素符号是H.
(4)选用(3)题中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H2、O2(写出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underset{碳}{•}\underset{元}{•}\underset{素}{•}$C)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underset{二}{•}\underset{氧}{•}\underset{化}{•}\underset{硅}{•}$SiO2),且变色玻璃中含有($\underset{银}{•}\underset{离}{•}\underset{子}{•}$Ag+),铜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underset{氢}{•}\underset{氧}{•}\underset{根}{•}\underset{离}{•}\underset{子}{•}\underset{的}{•}\underset{化}{•}\underset{合}{•}$$\underset{价}{•}\underset{显}{•}\underset{-1}{•}\underset{价}{•}$Cu2($\stackrel{-1}{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无色的金属是(  )
A.焦炭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