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收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进行解答;
B、根据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进行解答;
C、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后变成溶液,易被人体吸收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所以农业上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农药配成悬浊液来喷洒使用,故A错误;
B、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所以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比固体间的反应要快,故B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后变成溶液,易被人体吸收,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特点,才能结合选项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  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Na2CO3+H2SO4═Na2SO4+CO2↑+H2O)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
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01020304050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时,在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 KNO3
D、40℃时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可使它变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工业生产中,降低能耗是重要的节能措施.下列说法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使用恰当的还原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把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B、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温度降低,提高反应速率,从而起到节能效果
C、制水泥、玻璃等硅酸盐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们应通过降低其产量来节能
D、利用铝的还原性和铝转化为氧化铝时能放出大量热的性质,工业上常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1)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甲醇(CH3OH)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是生活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农作物施用钾肥的作用是
 

(4)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碱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在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5)日本核灾难后,清洁能源受到追捧,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地热能    ④潮汐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春暖花开季节,梅江河两岸常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大
D、分子分裂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等质量的6%、1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由此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快慢的因素是
 
;.
(2)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快慢的因素是
 

(3)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过氧化氢溶液,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由此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