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试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写名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若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放的试剂名称是石灰水,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看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应表示为CO2+Ca(OH)2=CaCO3+H2O.

分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解答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填: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点评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等知识,才能据题意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B.变霉大米,不能食用或煮熟后食用
C.施用农药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
D.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坏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氢分子
B.该反应中“”与“”的质量比为8:9
C.生成物中有四种不同的分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H2O$\frac{\underline{\;高温\;}}{\;}$C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C(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4)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2(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①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CuSO4+Zn═ZnSO4+Cu.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I、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所需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是a酒精灯;b集气瓶.
(2)若需收集以一瓶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终年燃烧”实验用,最好选择收集装置C,理由是:①便于在集气瓶内留少量水,②收集的氧气纯度较高.
(3)某同学要做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并观察燃烧的现象,要制一瓶实验用的氧气,她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A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D.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如H2O→H2,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HCl.
(2)①若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可能是(写化学式)H2O.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丙发生反应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原子K;②两个水分子2H2O;
③二氧化硫SO2;    ④铵根离子NH4+
(2)写出符号”3H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3个氢分子;②”2”表示每个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碳酸氢铵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请根据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2)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将其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3)如果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置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水珠)产生;
如果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stackrel{加热}{→}$水+二氧化碳+氨气; 化学方程式:NH4HCO3$\frac{\underline{\;\;△\;\;}}{\;}$H2O+C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如图甲)

【分析归纳】
氯化氢溶于水:HCl→Na++Cl-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
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迁移运用】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2Na++SO42-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0.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丙)(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04↓+2NaCl.
反应的实质:Ba2++SO42-→BaS04(略)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H20+CO2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