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三块锌片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对比实验①和③,其中的差别是温度是常温,是50研究硫酸的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说法错误;B、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温度,有两个变量,无法研究,说法错误;C、对比实验①和③,有唯一变量温度,研究硫酸的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说法正确;D、对比实验①和②,有唯一变量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

(2)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小试管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饱和C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步骤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 = 3FeCl2

(2)步骤中适量稀盐酸的标志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_____℃时,SA=SB>SC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其结果_______;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微粒的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核电荷数

②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需6%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的依据是 ,水 g。

②量取;

④装瓶、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周末小瑾同学的妈妈做了一道红烧鱼鰾。细心的小瑾发现:妈妈在洗鱼鳔时,鱼鳔是浮在水面上的,用手撕鱼鳔时,水中有气泡冒出。鱼鳔中会有哪些气体呢?周一,小瑾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展开了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鱼鳔中的气体作出如下猜想:甲认为CO2,乙认为有H2O

查阅资料

(1)无水氯化钴试纸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原理:氯化钴遇水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六水化钴。氯化钴是蓝色的而六水化钴是粉色的。

(2)手持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的收集各类数据,如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

实验验证

(1)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约60mL鱼鳔内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 ,则甲的猜想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只注射器抽取鱼鳔内的气体,将蓝色的氯化钴试纸放入注射器内,发现世界变成粉红色,则乙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3)兴趣小组的小红同学又提问,气体内有有没有氧气?大家在讨论后,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验证鱼鳔内的气体是否有氧气?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的气体。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注射器抽取的气体。

3.将 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木条

熄灭

猜想一:不含氧气

猜想二:含少量氧气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导致木条熄灭

深入验证】但老师介绍了手持技术后,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测得鱼鳔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与下图: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 (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评价】木条熄灭究竟是氧气含量少还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引起的?写出你的妙招: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鱼鳔内CO2含量与空气中相比较,哪一个多?(写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铁粉,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C.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和其他一些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自然界中的水常混有泥沙,除去水中泥沙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理想燃料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