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请回答:
(1)当气体由管进b管出时,可用于收集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当气体由b管进a管出对,能收集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填两种气体).
(2)若用其测量气体体积时,可在瓶中充满水,并在b处添加量筒 (填一种仪器)

分析 (1)从a管进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要小,从b管进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根据这一原则填写;
(2)要依据干燥剂不能与干燥的气体反应的原则选择干燥剂;量筒可以测出液体的体积,也可间接测出气体的体积.

解答 解:(1)从a管进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要小,从b管进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又知,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密度要大.故答案为:空气密度小的;氧气,二氧化碳;
(2)量筒可以测出液体的体积.我们可以利用图中的装置,在b处添加一量筒,进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就是要测定的气体的体积.故答案为:量筒.

点评 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和干燥,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方可作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C
A、矿泉水、水银、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液氧、冰水、石灰石    D、氮气、二氧化碳、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周后,除观察到铁丝生锈,还观察到烧杯内导管的液面上升(填“上升”或“下降”);打开K后,观察到铁锈消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 +6HCl=2FeCl3+3H2O;随着盐酸的滴加,过一会观察到烧杯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盐酸和铁反应生成生成氢气,从导管口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C.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D.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合物A、B、C和单质X、Y都是常见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常见的溶剂.气体B、Y都具有还原性且B能引起煤气中毒,X为固体,C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1)B的化学式为CO,X的化学式为C.
(2)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frac{\underline{\;高温\;}}{\;}$CO+H2,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3)Y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4)实验室鉴别C气体的常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5)举例说出物质C的用途灭火(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
B.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D.检验试管中是否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是否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图、表所示,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吸收.

燃烧有机物的质量实验装置实验(1)~(4)装置质量
实验前实验后
甲组1.6gA(1)150g(1)154.6g
(2)150g(1)153.4g
乙组1.6gB(3)150g(1)153.6g
(4)150g(1)154.4g
(1)上述A、B两种方法设计合理的是B
(2)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分析数据:A、B两种方法中NaOH溶液质量增加较大的是A(A或B)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方法中NaOH溶液吸收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部分水蒸气,而B方法中NaOH溶液吸收的只有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而没有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t2℃时,向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