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B.油脂和糖类都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
C.进入花园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用小苏打作药物可以治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
A | 铁粉 | 氧化铜 | 稀硫酸 |
B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水 |
D | 氯化钾 | 氯酸钾 | 二氧化锰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1)【应用研究】: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 , 迅速分解为Na、N2 , 反应方程式为。
(2)【制备研究】: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 , 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 =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
(3)【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 , 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装置A的作用是。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④再打开弹簧夹,;
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4)【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 NaN3 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 , 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填字母序号)。
A.100 mL
B.1 L
C.2 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土资源部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如图转化关系中:化合物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冰被国际公认为是石油、煤的替代能源
B.q一定是CO2
C.通常状况下,r是一种液体
D.m与n、p与n两个反应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 苹果汁 | 西红柿 | 纯水 | 鸡蛋清 | 漂白液 |
pH | 2~3 | 4~5 | 7 | 7~8 | 13~14 |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B.西红柿C.鸡蛋清D.漂白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和氧化钙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