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N2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分析 (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3)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 解:(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填:N2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填:Al2O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跟据图1回答:

(1)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A装置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装置中,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2)用B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②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
(3)设计实验验证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并生成水,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结论 
点燃氢气,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证明有水生成
(4)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2是氢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图2“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原因是有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B.+5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B.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漂白粉、氯气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蒸馏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氢之前,所以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B.分子不可分,原子可分
C.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大原子小D.原子不显电性,原子能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粗盐$→_{①}^{操作A}$$→_{②}^{BaCl_{2}}$$→_{③}^{NaOH}$$→_{④}^{Na_{2}CO_{3}}$$→_{⑤}^{操作B}$滤液$→_{⑥}^{适量盐酸}$$→_{⑦}^{蒸发、结晶、烘干}$精盐
(1)第①步中,操作A名称是溶解,第⑤步中,操作B名称是过滤.
(2)第②加入的试剂目的是除掉Na2SO4(填化学式下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SO4═BaSO4↓+2NaCl.
(3)第③加入的试剂目的是除掉MgCl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4)第④加入的试剂目的是除掉CaCl2、BaCl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BaCl2═2NaCl+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