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灯泡填充气

C.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A 【解析】 A、空气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故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正确;C、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0mL

20mL

10mL

________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

(1)17% (2)装置二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装置内铜粉的量不足 未降至室温就读数 【解析】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6.7%;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2氧气的制取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工业制取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B.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该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D. 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 【解析】 A、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加热;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故说法正确;B、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C、该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故说法正确;D、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A 【解析】 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正确;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错误;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溶液,也可能是硫酸盐、碳酸盐、硝酸银等,故选项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A. 氧化钠分子 B. 钠原子和氯原子 C. 钠离子和氯离子 D. 钠元素和氯元素

C 【解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和物质的类型分析判断。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都发光 B. 都有热量产生

C. 都需要点燃 D. 都发生爆炸

B 【解析】 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有热量放出,所以B选项正确;自燃、缓慢氧化不需要点燃,所以C不正确;食物的腐烂不发光、也不爆炸,所以A、D都不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 金属器皿的锈蚀

C. 食物的腐烂 D. 蜡烛燃烧

D 【解析】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很缓慢,不易被人发觉,属于缓慢氧化;B、金属器皿的锈蚀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C、食物的腐烂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D、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3.1.1微粒的性质 题型:填空题

如图,取一根约30 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先在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至玻璃管容积的,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

此实验说明微粒之间有____________,微粒能相互进入对方的__________中,导致液体混合后总体积__________。

空隙空隙减小 【解析】 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的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丝麻织布 B. 用木料作家具

C. 烧制瓷器 D. 铁水铸成锅

C 【解析】 A、用线麻织布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木料作家具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铁水铸成锅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