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 Fe、Cu、Ag、Ni(镍)、Pd(钯)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滤液②的颜色为_____。
(2)滤渣②中含有的金属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Fe、Ni、Pd 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
【答案】过滤 浅绿色 Ag、Pd Fe+CuSO4=FeSO4+Cu Fe>Ni>Pd
【解析】
(1)通过操作①后得滤液和滤渣,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金属板加入足量的硫酸,Fe和Ni溶于硫酸,反应后滤液①中含有过量的硫酸,还有生成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镍,在滤液①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镍反应也生成硫酸亚铁,所以滤液②主要溶质为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为浅绿色。
(2)金属板加入足量的硫酸,Cu、Ag、Pd不溶于硫酸,则滤渣①含有金属Cu、Ag、Pd,在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和氧气,并控制一定温度加热,Cu溶解,而Ag和Pd不溶解,滤渣②中含有的金属Ag、Pd。
(3)在滤渣①中加入稀硫酸和氧气,并控制一定温度加热,Cu溶解生成硫酸铜,过滤后得到滤液③,所以滤液③主要溶质是硫酸铜,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Fe、Ni溶于硫酸,且铁能置换镍,则Fe>Ni,而Pd 不溶于硫酸,这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Fe>Ni>P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在抗震救灾中,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活性炭起_____作用。
(2)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_____。
(4)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该航母采用了大量钢铁作为原材料。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填化学式)接触;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来炼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史书中,秦军战士被描绘成“左手拎人头,右手抓俘虏”的善战形象。秦军之所以能扫平六国,除了得益于制度和战略优势,还与精良的武器装备密不可分。 秦国的武器生产采取责任制,工匠要把名字刻在武器上 所以产品规格统一、质量过硬。在 上世纪 70 年代,人们甚至在检测兵马俑武器的化学成分时发现:有些武器的表面居然存在“含铬化合物” ,并推测秦人可能已经学会用含铬氧化层来防止兵器生锈。铬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铬原子中中子数为 28B.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铬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 gD.致密的铬氧化物层能防止兵器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电解水实验时加入少量硫酸的目的是多产生氢气
C.电极 N 与电源负极端相连
D.此实验可用来确定水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常有颜色的变化,所以有颜色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O 2﹣、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所以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有能量变化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请写出上述工艺流程中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生成Ti和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图中X是一种极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此气体的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g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请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______.
(3)若要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贮存气体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B. 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 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应从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1)既可用A装置又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写出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2)既可用B装置又可用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与B装置相比,F装置优点是 ______。
(3)要收集体积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